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造反有理

Digg This: 09-f9-11-02-9d-74-e3-5b-d8-41-56-c5- 63-56-88-c0 

以網路的速度,這個『新聞』已經是『舊聞』了,夠多人寫這件事了,但是 just in case 你還不知道...

Cnet 對來龍去脈有大概的交代。但要了解故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首先必須了解 digg.com 是什麼。KennyP blog 有概略說明,不了解的可參考,我也不必重複。

很多網友推舉此事件,認為是 web2.0 的經典代表。如果就 “the power of the users” 的角度,我完全同意。不論你同不同意所謂 web2.0 的定義,這件事淋漓盡致的將 user-created, user-selected, user-powered, user-ranked, user------,使用者利用網路,在極短時間內,能遍及、達到的人數,而大家『同心協力』,『異口同聲』的為了『權力』表達了自己的聲音。的確很驚人,尤其是如果你對網路與社會有興趣的話,這真的可以是一個很好、很有趣的 case study。從此事件,也引發出許多相關的議題,例如,copyright, free speech, Internet law, power struggles 等。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這個 case study 很精采。

So what’s wrong, you asked?

造反有理?

當『人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無法無天』的事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有可能爆發!『民主』不需要『法制』嗎?前幾天才和一位大陸的同學談到台灣的民主。他笑死了,說你們那是民主嗎?在這個『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年代,加上網路的 empowering effect ,更增加了所謂『民主』的複雜度。更何況『群眾』有時候是很盲目的,不明究理跟著起鬨的大有人在,再加上網路的便利,讓這種『盲目』更容易的擴散,畢竟一個 mouse click ,又不麻煩(太容易了),這些是我看見的隱憂。

星期五,系上兩個老師就這件事興高采烈的談了起來,對我保守的態度不以為然。當我提出,他們所爭取的東西是錯誤時(copyright 是另一個 issue,不在此文範圍),他們異口同聲的說:you don’t get it。

Maybe I don’t get it. Do you?

5 則留言:

高偉堯 提到...

What's Digg?
Digg is all about user powered content. Everything is submitted and voted on by the Digg community. Share, discover, bookmark, and promote stuff that's important to you!


我自己也好奇的在社交新聞網站Digg上註冊了一個帳號試試看。
註冊簡單,要表達對news的意見更是簡單,甚至也不需要看內容,只要"digg!"即可。
看了相關的報導,digg事件引起了很大的風暴。觸及的原因不在於破解HD DVD加密的技術文章,而是digg網站所採取的態度。在"Digg挺社群 不刪HD DVD破解資訊"裡寫到了:...許多其他網站也都收到過同一組織的存證信函,要求撤下這些破解連結...。這些曾經公佈"破解HD DVD加密"文章的網站,最後則是遵照AACS組織(擁有該加密技術所有權)的警告而撤下了這則新聞。
而digg的創辦人Kevin Rose 也表示會堅持設立網站時的使用條款與原則,至於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就再說吧!digg為了迎合社群的意見,冒險遊走在著作權的法律問題。

看了這些篇報導,心中也同老師一樣覺得不妥。在bwPingu的回應裡提到:造成其他使用者使用權的傷害,算是一種暴動...;並非人多的活動就是合法...;digg的讓步表示了技術的不足...。我也是覺得這樣的事件,不單單只是看著一群使用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抗議而將文章推置頂端而已。而是應該要了解在隨意使用網路下所造成的"違反法律卻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言論自由。

議題1:
社群的民主素養及網路倫理的素養怎麼判定?
digg可免費註冊加入,註冊所要填的項目也很簡單,除了帳號、密碼外,個人資訊只需要填姓名、生日、性別和一組隨機的亂數碼。這樣,對於個人言論的管理毫無約束,在網站裡可以隨意的發言、投票,卻不被人知曉真實身分。那麼,使用者的民主素養及網路倫理的素養要怎麼管理?

議題2:
使用者投票的動機?
接著上一議題,因為不需要篩選,管理階層也只是提供平台。因此,如同老師所說,一堆不明就理,盲從的瞎起鬨的人也不少。那麼以這次digg事件為例,究竟投票者的動機是真的關心這樣的的言論自由問題,還是只是隨之起舞來亂的呢?

議題3:
將資訊排名第一的目的?
瀏覽了裡面的新聞,隨意的進行digg!了一下(我點選當時排名第一的新聞)。每則新聞都可以點選一次,而且可以無限次的點選任何線上的新聞、資訊。只要是你"接受"的則可以投票。那麼,反面聲音的表達怎麼辦?將資訊bigg排名到第一代表了什麼?只不過是看出多少人接受、甚至贊同而已,社群其他反面的聲音不易察覺。(雖然設置留言功能...)

議題4:
兩千多筆的digg的象徵?
digg事件中,只要有關破解HD DVD加密的新聞,都是兩千多的票數。這代表了兩千多人的民主,還是...?






(ps.超連結的html寫法怎麼寫?)

grace 提到...

wow! 都是好問題耶, 下次上課同學要不要來討論一下?

Web20 (個人以為)的精神中心就是 culture of participatory (暫議 參與的文化), 而"很容易"是促成"參與"的最大原因, 而"很容易"也是有好有壞的吧?

超連結就直接給 url 吧, e.g. http://drmuffin.pbwiki.com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提到...

佩貞覺得在『不侵害他人自由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不是這個限制下,那自由會損害他人的權益,就應該加以制止。
我贊成"the power of the users",運用於創作(Ex:wiki)、做公益(Ex:幫地球一個忙http://www.tetrapak.com.tw/campaign/07earthday/index.asp?ufrom=blog)...等,但是,如果是在掩護非法的事,用群眾的力量是佩貞無法苟同的。

就單單只就Digg來說,佩貞覺得一開始創辦人思考不周全,因此,也不能說users的錯,他們是遵守Digg的遊戲規則玩的!!

至於偉堯提出的議題,佩貞的想法是~
議題1,凡走過必留下足跡!可以利用IP追蹤到使用者,倘若他到網咖上網,依然可以利用IP和監視器找到使用者,因此,凡走過必留下足跡!不要以為自己永遠是那個最幸運,最聰明的那個人唷!
議題2,這個議題就三個層面來說,第一、贊成的人~也許是關心這個議題,也有部分的人是因為看熱鬧,要看digg要如何處理,當使用者不違反其遊戲規則前提下,他怎麼可以任意刪除users文章呢?第二、反對的人,我猜想應該是認為違反法律的文章就該刪除!第三、純粹是來亂的。

grace 提到...

三月份的 WIRED 雜誌的一篇報導(http://www.wired.com/wired/archive/15.03/herding.html).當時覺得很精采,在此之前,從沒有想過也沒聽過 user-driven 的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還可以和『金錢』有掛勾,並不是完全『民主』的。(什麼是真正的『民主』anyway?)

“…the more we base decisions on the wisdom of crowds, the greater the incentive to cheat”

“…top 100 users on Digg account for as much as 50 percent of all the stories that make it to the front page”

如果這篇文章有中文翻譯多好,蠻有趣的。

其他類似的 sites:

slashdot http://slashdot.org/ news for nerds, 1997 開始為 “nerds” 開闢的 technology 新聞分享網站

digg http://www.digg.com 分享的內容不限 technology , 但也不限新聞

delicious http://del.icio.us/ is a collection of favorites, 分享"我的最愛"網站

reddit http://reddit.com/ 看起來和 digg 相同

我一直相信 wisdom of crowds (http://www.amazon.com/Wisdom-Crowds-James-Surowiecki/dp/0385721706 ) 他的演講http://forum.wgbh.org/wgbh/forum.php?lecture_id=3004 可惜沒有中文字幕,幾個重點:

* diversity: having access to a lot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nd sets of knowledge is more valuable than individual IQ or expertise;

* independence of opinion: individuals can deliver their decisions simultaneously and blind to everyone else’s choices, you get real knowledge and superior decisions untouched by groupthink, peer pressure and other group dynamics;

*a method of aggregating information: here is where technology and system design come in.

看來這次的 digg 事件,至少突顯出 “independent opinion” 的重要。即使在我們上課中,同學也曾提出投票會『跑票』。就如 Wired 雜誌的報導中說
“ on the web, we let strangers tell us who to trust, what to read, and where to go”

是嗎?